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舉辦稻蝦鱔生態綜合種養模式現場觀摩和研討交流活動
為推動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深入實施,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模式推廣應用,提高稻漁綜合種養效益和水產品質量安全,2025年5月21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在湖北省仙桃市組織開展稻蝦鱔生態綜合種養模式現場觀摩和研討交流活動。部分省(市)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科研院所和生產經營主體共30多名代表參加活動,何建湘副站長出席活動并講話。
何建湘認為,“十四五”以來,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蓬勃發展,種養面積穩步擴大,在保障糧食安全和水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種養模式亟待更新。稻蝦鱔生態綜合種養作為近年興起的綜合種養模式,在提高耕地效益、增加養殖戶收入、改善黃鱔品質、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方面效果顯著,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與會代表先后參觀了仙桃市祥宇種養專業合作社、仙桃黃鱔供應鏈公司和湖北黃鱔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了稻蝦鱔綜合種養養殖模式,黃鱔苗種人工繁育流程和黃鱔工廠化養殖情況。研討會上,全體代表聚焦當前稻蝦鱔生態綜合種養模式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代表們一致認為,稻蝦鱔生態綜合種養模式,能夠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保障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實現“優質米、精品蝦、生態鱔”一田三收,推廣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同時表示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積極開展稻蝦鱔生態綜合種養模式示范推廣,為我國糧食穩產增收和水產品穩產保供做出更大貢獻。【評價與示范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