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專業委員會首屆學術年會在京召開
2025年4月22—24日,由中國水產學會主辦,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共同承辦的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專業委員會首屆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韓剛,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所長馬瑩、黨委書記陸建中出席會議并致辭。年會開幕式由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周志剛研究員主持。
韓剛在致辭中指出,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相關的研究方興未艾,逐步成長為水產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水產微生態制劑產業蓬勃發展,在引領水產養殖業向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轉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研究對推動水產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韓剛強調,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專業委員會成立后,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和新使命,以“大食物觀”為指引,堅持科技創新“四個面向”,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研究,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科學普及,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加強產業發展和政策研究,發揮智庫作用,推動自主創新,為推進水產微生物領域科研和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本次會議以“水產微生物驅動綠色養殖”為主題,圍繞水產微生物資源挖掘與應用、水產微生物與宿主互作、水產微生物與環境互作、水產微生物研究新技術等4個方面議題開展學術交流。
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志剛研究員,副主任委員、寧波大學張德民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張美玲教授、中國海洋大學田相利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涂濤研究員分別以“魚類腸道微生物與宿主互作:理論與應用”“水產微生物生態學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推手—以對蝦養殖為例”“植物乳植桿菌通過調控微生物色氨酸代謝物以緩解棉酚誘導的肝臟脂毒性損傷”“水產有益微生物:過去、現在和未來”“基于飼料用酶的綠色投入品生物制造”為題做大會主題報告。
27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4位優秀博士研究生做專題報告,大會共收錄論文摘要70篇。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150余位專家、學者和學生代表參會。
會前還召開了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微生物生態與資源專業委員會是2024年3月經中國水產學會十一屆五次理事會審議通過成立,由此中國水產學會分支機構達30個。【學術交流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