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學會水產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
2024年11月28-29日,由中國水產學會主辦,中國水產學會水產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專業委員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水養殖生物育種與可持續產出全國重點實驗室、青島大學承辦的中國水產學會水產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中國水產學會副站長、紀委書記何建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黨組書記陳金發,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宋文華,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管洪濤,青島大學副校長李榮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葉乃好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全國80多個科研院校和企業的500余名專家學者、科研人員和學生代表參會。開幕式由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松林主持。
何建湘在致辭中指出,水產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作為水產養殖的基礎性技術,其研究與創新對于提高養殖效率、保障水產品品質,促進生態健康養殖、落實“大食物觀”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現代水產生物技術推動水產生物遺傳改良、培育突破性新品種、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計劃,加快實施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已成為擺在我國水產生物技術和遺傳育種領域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務。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能以此年會為契機,按照“四個面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重點需求,深入交流研討、發表真知灼見、提出科學建議,共同推動水產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領域科學研究及科技進步,促進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
中國水產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包振民院士,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桂建芳院士,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劉少軍院士,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陳松林院士分別以“PanIBD分型技術及其在蝦貝育種中的應用”“雙三倍體銀鯽的基因組解析與育種生物技術創新”“魚類大雜交和微雜交”“海水魚類分子育種技術建立與良種創制”為題作大會特邀報告。
本次會議以“新質生產力賦能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水產生物育種技術創新與應用、水產生物良種培育與種業發展、水產養殖生物基因資源發掘與重要性狀遺傳解析、水產養殖生物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與保存等專題領域設置4個分會場進行學術交流,180余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作主題或專題報告,大會共收錄論文摘要200余篇。【學術交流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