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四川成都召開
11月12-13日,由中國水產學會主辦,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全國動物營養指導委員會水產動物營養分會、通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海洋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大學等單位承辦的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作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中國水產學會副站長、紀委書記何建湘,四川省水產局黨委書記、局長何強,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李明洲,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院長艾慶輝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王厚杰,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郭異忠視頻致辭。會議由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黨委書記解綬啟主持。
朱作言在致辭中指出,隨著當前全球科技飛速發展,我國水產動物營養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在水產飼料原料創新、智能加工和生態營養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此次年會涉及的多個專題,如營養與代謝、親本與幼體營養、新型飼料原料和添加劑的研發等,正是未來水產飼料科技創新的關鍵所在。希望大家通過深入的學術交流和成果分享,在思想碰撞中獲得新的啟發,為行業的發展貢獻智慧。
何建湘在致辭中指出,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作為水產養殖的基礎性技術,其研究與創新對于提高養殖效率、保障水產品品質、促進生態健康養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圍繞我國水產養殖面臨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做出了不懈努力,在推動學術研究、技術創新和行業發展的過程中,積極組織了多場學術研討和技術交流活動,促進了國內外學者的合作與成果轉化,推進了科研成果的誕生與技術的創新,為我國水產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何建湘強調,好水養好魚,好魚要好料,水產動物飼料與營養研究與應用責任重大,潛力巨大,任重而道遠,希望與會代表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通過前沿學術成果與創新技術交流,進一步增強水產養殖產業的科技支撐能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與應用,提升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本次會議以“新質生產力驅動水產飼料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印遇龍,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解綬啟,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戈賢平,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周小秋,蘇州大學教授葉元土分別以“飼料合成生物學”“肉食性魚類攝食、代謝與調控”“我國大宗淡水魚產業現狀及研發方向”“從新視角認知霉菌毒素對草魚的危害作用及功能性添加劑緩解效應”“應用工業化酶解技術開發水產飼料新原料”為題作大會特邀報告。
此次會議設研究生論壇、青年學者論壇、專題報告等5個分會場。來自全國5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參加會議。會議共邀請18位院士、專家做大會報告,61位專家學者、研究生作專題報告,評選了優秀報告18個,收錄余篇論文摘要160余篇。【學術交流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