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2024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六屆全國水產育種學術研討會在海南文昌召開
10月10日-11日,由中國水產學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海水養殖生物育種與可持續產出全國重點實驗室、文昌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海水養殖專業委員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遺傳育種學科委員會承辦的中國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2024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六屆全國水產育種學術研討會在海南文昌召開。中國水產學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何建湘副站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林祥明副院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邵長偉副所長,海南省農業農村廳鄭軼總畜牧師,文昌市人民政府韓亮副市長出席會議并致辭。開幕式由中國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李健研究員主持。
何建湘在致辭中指出,我國海水養殖業在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集智攻關下,在重要水產生物基因組解析、水產新品種開發、綠色生態養殖模式建立和養殖設施裝備開發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在水產名特優新品種開發、區域養殖容納量評估體系建立、規模化養殖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方面等仍需突破。希望與會代表以此會議為契機,交流海水養殖領域的新成績、新發現和新趨勢,為推動成果轉化應用集思廣益、出謀劃策,為水產養殖的綠色高質量發展和漁業現代化建設注入新的動能,為助力我國漁業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會議邀請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桂建芳院士,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陳松林院士,文昌市人民政府韓亮副市長,中國水產學會常務理事、中山大學何建國教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邵長偉研究員,中國水產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大學李琪教授分別以“水產育種生物技術創新與未來發展”“石斑魚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與種業發展”“文昌市現代漁業發展報告”“凡納濱對蝦抗病免疫與分子育種”“水產種質資源科學基礎與技術體系”“牡蠣速生、高成活率新品系培育”為題做了特邀報告。
本次會議的主題為“水產種業?智慧養殖?高質量發展”,來自全國6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200余名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參加會議,設水產遺傳育種、水產養殖與漁業設施和飼料營養與疾病防控3個分會場進行專題交流探討。會議共安排了14個大會報告、60個專題報告,評選了12個優秀報告,收錄了70余篇論文摘要。【學術交流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