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水牧漁,為漁業插上智能的翅膀”青年科學家沙龍在京舉辦
9月13日,“耕水牧漁,為漁業插上智能的翅膀”青年科學家沙龍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辦。本次沙龍由中國科協立項支持,中國水產學會承辦,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水產學會協辦。中國水產學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何建湘研究員,北京水產學會理事長朱華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李道亮教授參加并寄語青年科技工作者。何建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發揮年輕科學家作用,使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挑大梁、當主角。近年來,中國水產學會通過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搭建青年學術交流和展示平臺;完善舉薦、獎勵和培養激勵機制,引導廣大青年學者孕育創新思想、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能力,助力廣大青年水產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黃金期更快成長成才,取得積極成效。
沙龍由執行主席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鄭穎穎教授主持。來自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行政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廣機構和企業的30余位水產青年科學家現場參加和40余名青年學者在線參加沙龍,共話漁業數智化的未來藍圖。
本次沙龍旨在圍繞漁業數智化轉型對于推動我國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們暢所欲言,積極交流,碰撞創新思維火花,共同為漁業數智化的發展貢獻新思想、新策略。
主旨報告環節中,中國農業大學鄭穎穎教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田昌鳳副研究員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宋海亮副研究員分別以“水產養殖數字化前景”“水產養殖數字化實踐與思考”和“基因組選擇在我國鱘魚育種中的應用”為題,剖析數字化技術對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分享最新科研進展和優秀成果,思考水產養殖數智化發展方向。
自由發言環節,青年科學家們圍繞如何貫徹落實大食物觀,推進水產養殖數智化、漁業裝備數智化現狀及應用潛力挖掘、漁業數智化的經濟性與未來發展重點方向評估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結合各自的研究提出了見解。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李道亮教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劉興國研究員和中國水產學會副秘書長趙文武研究員就各議題討論情況與青年科學家進行了對話交流。
會后,青年科學家們還前往農業農村部智慧養殖技術重點實驗室進行了實地考察,體驗漁業物聯網技術的最新成果與應用模式,進一步加深了對漁業數智化轉型實踐的認識與理解。此次沙龍不僅促進了學術交流與合作,更為推動我國漁業數智化進程注入了新的動力與活力。【學術交流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