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交流活動在山東煙臺舉辦
4月25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交流活動在山東煙臺舉辦,本次活動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的指導下,由首屆聯盟理事長單位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承辦。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黨委書記張鋒、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農業工作部部長馮波等領導出席活動并講話。聯盟12家成員單位領銜人或代表,山東、浙江、新疆、重慶等省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有關負責同志,山東省、煙臺市工會系統有關負責同志等40余人出席。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張鋒書記首先向參加此次活動的勞模和工匠人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祝福。他指出,勞動模范和工匠人才是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和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高度重視發揮勞模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近年來,全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通過創建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搭建了體系人才技能展示的“創新大舞臺”。他強調,今年是聯盟的開局之年,理事會和秘書處要高起點謀劃聯盟工作,通過孵化一批創新成果,培養一批優秀人才,搭建一個展示技能的平臺,為我國的水產技術推廣體系人才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馮波部長在講話中說,“作為工會組織,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鼓勵和支持職工技術創新活動,探索和拓展工會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加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及聯盟的創建,充分發揮職工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中的主體作用。”
活動中,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王鶴、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吳敏、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林楠、山東省漁業發展和資源養護總站劉朋、新疆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胡建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王廣軍等聯盟工作室領銜人,針對工作室創建以來工作開展情況、下步打算等做了交流發言。萊陽漁業技術服務中心于金紅同志領銜創辦的于金紅創新工作室通過聯盟表決成為新成員,至此,聯盟成員單位已增至13家。
此外,活動還組織實地考察了王鶴創新工作室、現場觀摩了山東省漁業發展和資源養護總站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管理平臺,并就創新工作室申報經驗等進行了深入交流。【體系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