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成立
11月9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在廣州市成立。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黨委書記張鋒,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副主席、分黨組成員姜曉捷等領導出席活動并講話。12家創新工作室領銜人,各省級水產技術推廣部門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活動。
活動上,上海市、安徽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新疆區和廈門市等地代表就技能大賽結果應用、勞模和工匠人才工作室創建和高層次人才推舉等方面做了典型發言,舉辦了聯盟簽約儀式,通過了聯盟章程,產生了第一屆辦事機構和人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王鶴當選為首屆理事長。
張鋒首先向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近年來,體系在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的支持指導下,通過舉辦技能大賽等方式推出了一批勞模,創建了一批創新工作室,為聯盟的創建奠定了基礎。他強調,舉辦技能大賽和創建聯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體系建設和技能競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抓手和具體舉措,希望各地提高對大賽重要性的認識,在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聯合當地工會和人社等部門合力辦好大賽,為推廣人才搭建脫穎而出的平臺。要強化大賽結果運用,充分利用好現有勞模資源創建工作室,爭取成熟一家創建一家。要做好高層次人才推舉工作,讓更多推廣人才享受政策紅利。聯盟理事會和秘書處要強化擔當精神,搭建好交流合作的平臺,做好聯盟開局之年的工作計劃,為聯盟的運行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姜曉捷指出,勞動模范和工匠人才是我們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高度重視發揮勞模工匠的示范引領作用。近年來,水產技術推廣體系通過創建體系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特別是創建創新工作室聯盟,搭建了體系人才技能展示的“創新大舞臺”。她強調,聯盟成員要加強交流學習,把聯盟建設成為資源共享、經驗借鑒的“人才聚集地”,技藝互促、成果共享的“發展共同體”,共同做強聯盟品牌,為進一步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大家認為,創建全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是促進工作室升級發展的主要方式,是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的機制創新,是推進漁業強國建設的具體措施。下一步,各地將結合大賽工作,積極與當地工會聯系,開展勞模創新工作室和聯盟創建工作,不斷壯大聯盟規模,打造聯盟品牌,使之成為助力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平臺,培育全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技術創新團隊的協同平臺,傳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展示平臺。
此次活動得到了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大力支持。【體系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