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壩州正式啟動引導社會公眾科學放流(放生)試點工作
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推進長江十年禁捕工作,保護生物多樣性,強化水生生物社會放流(放生)規范管理,9月5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馬爾康市正式啟動引導社會公眾科學放流(放生)試點工作。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阿壩州人民政府及阿壩州長江、黃河流域禁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企業、全州13縣(市)漁政執法人員以及媒體參加了本次活動。
在啟動儀式上,阿壩州法院、阿壩州檢察院、阿壩州公安局、阿壩州市場監管局、金川縣、茂縣、九寨溝縣、四川足木足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代表分別做了交流發言。阿壩州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現場宣讀了阿壩州引導社會公眾科學放生活動倡議書和規范民間水生生物放生活動的通告。在馬爾康市大渡河上游定點放流平臺活動現場,在公證人員和現場群眾的見證下,14萬尾川陜哲羅鮭、齊口裂腹魚、重口裂腹魚和大渡軟刺裸裂尻魚等魚苗相繼被放入梭磨河。
據悉,為進一步做好社會公眾科學放流(放生)引導工作,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指導下,重慶市北碚區、北京市豐臺區及四川省阿壩州等地方先后啟動了引導社會公眾科學放流(放生)試點工作。試點工作的開展,旨在引導社會公眾規范放流(放生)行為,加強放流平臺建設。“放生”是藏民族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民間習俗,社會放生的規范引導很有必要。作為全國首批引導社會公眾科學放流(放生)試點區域,阿壩州高度重視該項工作,積極行動起來,在馬爾康市設立了首個社會公眾定點放生(放流)平臺和社會公眾定點放生(放流)苗種供應點,并發布了引導科學放生倡議書和規范放生活動通告,切實加強了社會放流(放生)的規范管理。
活動倡導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奉獻一份愛心,守護一方碧水,踴躍參與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科學規范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放生),為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貢獻力量。【資源養護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