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總工程師帶隊赴廣東省調研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等工作
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工作的通知》有關要求,結合我站會2023年度重點開展的調查研究課題,5月18日至19日,我站李清總工程師帶隊赴廣東省就肉食性養殖品種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和水生動物疫病快速檢測技術研發等情況開展調研。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書記劉勝敏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相關專家一同參加調研。
調研組先后考察了中山市容海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漁歌子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百容水產良種集團有限公司、梁氏水產種業有限公司、杰大飼料有限公司,廣州市雙螺旋基因技術有限公司、瑞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詳細調研了解烏鱧、鱖、大口黑鱸等主要肉食性養殖品種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的現狀、良種選育、養殖技術模式總結、配合飼料研發,水生動物疫病快速檢測技術研發和產品應用等情況。并與當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水產技術推廣人員、企業負責人等進行座談交流,就實施“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的主要做法、工作成效、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建議開展研討交流。
李清對廣東省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她強調,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作為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之一,對近海漁業資源保護和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具有重要意義,要進一步加強產學研推用協作,總結替代經驗,梳理存在的技術瓶頸問題,研究解決對策,不斷提高配合飼料替代率和研究成果轉化率,促進漁業增效和漁民增收,助推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她指出,水生動物疫病快速檢測技術是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制度、有效開展疫病監測等工作的重要手段,希望相關企業加快水生動物疫病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提高診斷準確性;積極申報農業農村部新獸藥證書,為水生動物防疫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提供支撐。 【質量安全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