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站學會舉辦全國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集中研討活動
1月13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中國水產學會(以下簡稱“總站學會”)主辦的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集中研討活動在線上舉辦。舉辦此次集中研討活動的目的是宣傳貫徹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文件,促進各地學習和把握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方法,切實做好數據填報和審核工作,為2023年全面啟動開展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打好基礎,為水產品穩產保供做好支撐。
活動期間,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以下簡稱“部漁業局”)解讀了《關于開展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的通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講解了《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方式、監測指標和數據審核方法》,監測數據填報系統開發單位上海峻鼎漁業科技有限公司講解了《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系統操作方法》,總站學會信息處通報了全國開展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的情況,重點監測試點省湖北省和廣東省交流了試點工作做法和經驗。總站學會于秀娟副站長作總結講話。
部漁業局對《關于開展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的通知》進行了解讀。從通知制發的背景及總體考慮、主要內容和職責分工等方面,講解了開展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的重點任務和工作部署。要求各相關單位按照分工做好工作,重點監測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高認識,切實負責,對監測點布設、監測數據填報、數據審核等工作做好指導、管理和監督,各級單位要把好數據質量關,基層主體要確保準確、及時地報送數據,縣、市、省三級要確保及時審核、匯總上報。
于秀娟代表總站學會強調了舉辦這次研討活動的重要性,對受委托承擔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工作的各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提出了要求。于站長指出,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工作是部里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水產品穩產保供各項決策部署,適應漁業產業發展需要,建立的一個新的養殖漁情監測統計體系,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監測范圍、監測指標、監測點設立與原有的水產養殖信息采集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希望具體承擔監測任務的16個省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與相關機構,要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在省級漁業主管部門的領導與指導下,建立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責任與分工,把監測工作落細落小、落實到位;要組織開展分層級培訓,提高監測人員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切實抓好源頭數據填報與各級審核,確保監測數據質量和填報的準確性、及時性。
于站長還介紹了總站學會2023年重點品種監測工作安排。一是密切關注監測點運行情況,加強與數據信息審核分析單位的溝通,并根據需要,適時提出監測點調整意見;二是開展監測工作調研,對監測省份工作進展和效果進行評估;三是舉辦線下省級相關人員培訓班,提高監測人員業務素質;四是根據部漁業局要求,協助開展應急數據調度工作,確保重要時間節點應急數據上報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五是加強與監測系統開發單位的溝通,聽取用戶意見,不斷改進和完善監測系統。
此次集中研討活動通過騰訊會議方式進行,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有關省(區)的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水產養殖重點品種監測的工作人員受邀參加,全國16個重點品種監測省(區)的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組織本地區各級水產技術推廣單位、監測點養殖主體在576個收看點集中組織或單獨參加了集中研討。【信息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