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經濟物種增殖放流苗種供應單位報送工作培訓班在線舉辦
為貫徹落實《“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農業農村部關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有關要求,逐步構建“區域特色鮮明、目標定位清晰、布局科學合理、管理規范有序”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種供應體系,近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組織開展了水生生物經濟物種增殖放流苗種供應單位報送工作。為配合做好此項工作,5月13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舉辦了水生生物經濟物種增殖放流苗種供應單位報送工作線上培訓。
培訓班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資源環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工作思路和重點工作安排,指出通過確定一批增殖放流苗種供應基地,提高苗種供應單位準入標準,建立相對穩定、管理規范、質量過硬的苗種供應體系,將有助于提升水生生物苗種供應質量,為增殖放流持續開展提供堅實保障。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有關同志介紹了苗種供應單位基本條件、報送要求、工作流程以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種供應單位信息系統操作方法。來自全國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增殖放流相關工作負責同志和信息系統操作人員共130余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下一步,各省級漁業主管部門將按照有關要求,組織開展水生生物經濟物種增殖放流苗種供應單位申報、評審及報送工作。農業農村部將通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種供應單位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統一對外公布各地報送的苗種供應單位及農業農村部確定的珍貴瀕危水生動物增殖放流苗種供應單位。根據農業農村部有關要求,單位和個人自行開展的規模性放流活動,水生生物原則上應來源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種供應單位。屆時,社會公眾可通過上述“信息系統”查詢已公布的水生生物苗種供應單位相關信息。【資源養護處供稿】